传统工程合作文化对绿色建筑影响探析

1
发表时间:2024-03-01 14:19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建筑文化更是这种财富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是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不断总结形成的,它受到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建筑的发展成为我国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建筑不仅可以供人们居住,还成为展现地方人文的一种形式,成为一种社会象征。中国工程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在不断发展中成为一种特有的体系,进而成为现在的建筑文化。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建筑体系,这些共同构成了拥有风格独特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使我国的现代建筑行业不断得到发展。

2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住房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相关政府部门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改善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并有效减少了自然资源的利用,为我国节约资源投入了一份力。我国既往的住宅建设过程中,耗能达到总耗能的20%多,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建筑的运行能耗约为社会总能耗的10%,而目前已达到约27%,我国的能源紧张问题日益严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能源紧张的问题,因此,国家政府部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向人们传输绿色建筑的理念可以使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而建筑师更要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主导。

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绿色建筑的作用

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冬冷夏热,窑洞是当地特色鲜明的生土建筑,人们将窑洞置于土层中,利用地下热能和覆土的储热能力达到保温、隔热、蓄能的目的,使窑洞内冬暖夏凉,是天然节能建筑的典型。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具有十分明显的生土建筑特征。福建可耕地偏少,只有通过建造多层建筑以达到节地的目的。当地气候温暖湿润,常有暴雨,而土楼能够更好地适应恶劣潮湿的气候,厚重的土墙本身具有透气功能,很好地调节了土楼内部房间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底层厨房的烟熏可以让二层的谷仓干燥不生虫,三、四层的卧室则高爽通风,成功营造了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创造了理想的居住环境。湘西吊脚楼是典型的干阑式建筑,很好地利用了自然地建筑·节能势,既可以达到散热、防潮、避洪水的目的,还能就地取材,减少土方挖掘。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设计师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将舒适与美观排在第一位,而舒适美观的建筑往往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自然资源保护法则以及自然发展规律。

3.1有利于充分挖掘绿色建筑理念

在一些固有观念中,认为“绿色建筑”就是使用上好的建筑材料和高成本的建筑方式。通过宣扬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让建筑设计师们在加强绿色建筑思想的同时,不再一味追求新奇特,而是将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理念相结合,打造成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通过不断宣传这种绿色建筑思想,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2有利于增强资源保护意识

由于近些年来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使我国资源能耗严重,国家开始大力提倡资源保护,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提高保护资源的意识。因此在我国目前的建筑领域内,必须大力提倡对城市合理的布局设计,从而降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要增强人们的资源保护意识,就要大力宣扬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要让建筑领域相关工作人员向过去传统的优秀建筑学习,避免出现由于过度追求新、奇、特而导致的施工耗能、运行耗能高的现象。但同时,在建筑设计师们进行设计创新的过程中,除了借鉴古代的建筑风格外,也要向其传输一些新时代的理念,要尽量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有效结合,适当地采取一些现有的科技措施,例如可以合理地利用垃圾循环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系统等。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无法很好地保证人均住房面积,因而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在满足健康卫生的标准下,对建筑的密度以及容积率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有效地保障公民住房建筑的采光需求,尽可能使用节能建筑材料。开发商们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政府和开发商的共同努力下,帮助现代建筑设计师们设计出更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房屋,且还要打破原来的局限思维,设计建筑时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创建出一种新颖的、有利于环境保护,且能够增加经济收益的新型建筑。


友情链接

 联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蜀西路46号9栋9楼901号     监督投诉电话:1388188220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