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资质合作项目成本管理思考1
发表时间:2023-11-21 15:07 1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体制 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实行项目管理的关键。在“两制”建设中,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础,没有项目成本核算制,项目经理责任制就会流于形式。项目成本核算又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他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企业经营核算部门作为一个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的职能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挖掘其内在潜力,调动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所占据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抓进度、质量的同时,严抓施工成本核算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加强施工成本核算监督力度 各施工资质合作项目经理部人员应自觉认真学习和严格贯彻执行企业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与核算管理制度,并保持自律,严禁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干扰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使施工成本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成本核算员要对施工生产中发生与施工成本相关的工程变更项目及时收集整理并办理签证手续,定期向公司经营部门上报审核,以便及时准确地控制施工成本并掌握工程施工情况,防止给工程竣工结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公司应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成本核算员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作为职能部门应加强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要全面提高核算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对那些未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未按规定持证上岗,业务不熟悉,核算能力有限,无法保证成本核算的质量和工作的人员,要组织培训学习,尽快提高其素质。 3慎选劳务分承包方 为了满足项目的劳动力需求,必须选择一定量的劳务队伍。劳务队伍要选择一些信誉好、实力强的并对其进行综合评议,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定期考核的动态管理的合格劳务分包方。劳务分包务必实行招投标制度,公司成立招标领导小组,评委由项目经理、生产、劳资、质安等人员组成,制定招标文件,邀请两家以上的分包方投标,根据投标方的标书、资信等确定中标队伍。劳务分包从招标到签约自始至终要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运行,杜绝暗箱操作。要加强劳务资金的集中管理。项目部每月对劳务队伍的当月完成工作量要进行核算,汇总后由项目经理进行审核、签字并报公司施工管理部门;施工管理部门则须根据劳务完成量与项目部报公司的已完成工作量表进行核对,报财务部门;最后财务部门根据劳务分包合同核定拨付劳务费用的额度,报公司经理审批,工程发生变更的劳务增加费如无签证,公司不予确认。项目部尽量避免分包合同以外的诸如时工、杂工等费用的发生。通过劳务分包的管理运作,即可逐步将市场机制引入本企业自身队伍操作层的管理,激活企业操作层的活力。 4健全材料管理制度和加强材料管理 加强材料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一般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造价的60%左右,控制资质成本,材料成本尤其重要,如果忽视材料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就无从谈起。材料管理必须是全方位、监督力度,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全过程管理。首先,工程从中标后,公司和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预算,经过审批后的施工预算可作为项目部编制材料需求量计划的依据,同时也是项目部对操作层限额领料的依据。施工预算报材料部门,由材料部门根据项目部编制的采购计划和企业的资金情况采购材料,如施工过程中发现超额用料,材料管理人员必须立即核查原因,如属工程变更造成,必须有工程变更证明材料方可领用,以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 5科学改进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随着我国进入WTO,我国建筑企业将走向世界,建筑企业将承受各种风险。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要具备业务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素质、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管理上要落实考核责任制,以工程合同为纽带,增强工程索赔意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要积极研讨WTO的有关规则,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发展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制度和相应激励制度,调动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