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合作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1
发表时间:2023-05-30 14:03 1现状分析 1.1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与整个项目所需要的成本、施工进度、建设质量等密切相关,然而现阶段大多数施工单位的建筑合作管理较为混乱,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计划,施工过程中缺乏可靠的条文规定,对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外,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定使得施工任务无法合理的分配给每个管理人员,个别项目甚至未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更没有明确的监督人和负责人,无法保证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达到预期要求。同时,由于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不高等,个别施工人员甚至存在不服从管理和不听从劝告的情况,对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由于未能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对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因此管理机构的监理和管理人员的设置通常也未引起施工单位足够的重视,给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施工中的问题造成不利影响,投入运行后势必对水利工程正常效应的发挥产生限制。 1.2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一般地,水利工程的施工量较大,为完成施工任务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然而,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收益许多施工单位大大压缩工期,加之对安全管理及其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原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未充分考虑安全管理,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施工过程中许多作业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对生命安全不重视且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并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 1.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安全文化体现了全体员工和一个单位共有的行为特征、态度和意识,这也是“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价值体现。关于安全生产现有的法律法规要求严格,但实际工程中安全教育、安全文化的落实以及合作安全文化的建设重视不足。为了企业形象很多时候虽建立了所谓的安全文化、设立一些标语、制定一些制度,这也只是文件形式上的安全文化,实际的安全教育、安全文化培养等做法和行为相差较大。贯彻落实安全文化的有效方法是安全教育培训,现实中往往没有真正落实“三级教育”、企业“三同时”原则。由于未落实安全教育,也就没有养成员工和管理者的安全习惯,“要我安全”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于很多企业内,“三违”问题较为常见,员工及管理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对工程建设安全抱有侥幸心理。因此,亟待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升企业安全文化。 1.3工程质量意识淡薄 由于工期延误施工单位会产生相应的赔偿,所以为保证工期以及追求更多的经济收益,许多施工单位没有足够的重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而一味的追求速度、压缩工期,这也就无法确保工程的质量,各种安全问题经常出现于施工的各个环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对施工进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目前水利工程施工还面临着施工单位质量意识薄弱的问题。 上一篇水利施工安全建筑工程
下一篇建筑资质安全控制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