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资质防火设计问题

6
发表时间:2022-07-08 14:15

1高层民用建筑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类高层建筑发展迅速,数量飞速增长,因其建筑高度高、体量大、功能和结构复杂、人员密集,发生火灾风险等级高,尤其是一些高层建筑违规采用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逃生难、灭火救援难度大,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发生群死群伤火灾的“重灾区”。2010年上海“11•15”高层公寓火灾和2017年英国伦敦“6•14”高层公寓大火造成多人伤亡。据消防救援局2019年全国火灾情况分析,高层建筑发生火灾6974起,同比上升10.6%。据相关数据,我国每年在建资质面积130多亿平方米,高层建筑已达62万多栋,现有百米以上超高层6000余幢,年均增长率达8%,是世界年均增长率的2.5倍,连续九年成为世界上拥有200m以上摩天大楼数量最多的国家。高层建筑层数多、竖向管井密布、功能复杂、人员密集、火灾负荷大,起火后易造成大面积充烟和立体燃烧,给火灾防控和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强化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从源头抓起,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已经刻不容缓。

2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防火设计实际应用缺失

部分防火设计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防火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行性、可靠性相对较低。如高层建筑由于功能的需要,内部设有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井,这些井道一般贯穿若干或整个楼层,而有的高层建筑在防火设计之初时就没有考虑防火分隔措施或对防火分隔措施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各种竖井就会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造成烟气迅速向上蔓延,形成烟囱效应,造成火势失控。

2.2防火设计重视程度不够

民用高层建筑工程规模、数量逐步增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率,但多数企业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通常只是关注施工方式以及具体的施工效率,忽略了高层民用安全建筑的防火设计,导致各种隐藏的安全隐患不断浮出水面。高层建筑施工中,个别企业过度重视自身经济效益,在高层建筑资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人力以及时间相对较少,甚至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未完全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展开防火建设工作,导致民用高层建筑的防火指标相对较低。个别施工方赶工期现象严重,存在未按设计图纸施工、随意改变原建筑使用性质、降低电缆井管道井施工质量等问题,导致部分高层住宅楼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后期监管难度大、盲区多。

2.3内部主体结构防火性能设计较低

当前高层民用建筑在建设施工当中,通常都是采用钢材料为主要结构,但由于钢材料在使用时,其自身的防火性能没有一个稳定标准,并且缺乏相应的规范性,再加上工程材料市场中,各种各样的新型材料不断出现,导致材料选择工作的难度逐步提升。深入分析近年来所发生的火灾情况,发现很多高层民用建筑的主体材料在接近40℃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失效等不良现象,甚至出现形变等严重问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火灾,民用高层建筑则会迅速倒塌。

2.4未按标准设置消防设施或设置不符合标准

建筑消防设施是指在建(构)筑物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用于防范和扑救建(构)筑物火灾的设备设施总称。具有早期预警、自动灭火、防火分隔、诱导疏散、辅助内攻等功能。其有效运行是迅速发现和扑救火灾、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的重要保障。但在设计之初,过度考虑建设成本和经济效益,存在建筑消防设施设计不合理、配备不足。一种是原有设计不足的大问题,如缺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防栓系统;另一种是被拆除的表层设施,如防火门、应急灯等。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有的不按有关部门审核同意的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或减少消防设施设备,甚至使用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要求的消防产品。


友情链接

 联系地址:成都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蜀西路46号9栋9楼901号     监督投诉电话:13881882208(微信同号)